“人格培养”课程第五节——攻击(人格培养课程)

攻击是指意图伤害他人的身体动作行为或者言语行为。在和平富足的年代,攻击总是让人讨厌的东西,他很难给自己带来利益(从长久来看),也很容易给别人带来伤害,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攻击性越来越被反对。对于家长来说,如何保证孩子不去攻击他人,更要保证孩子免受他人的攻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任务。

法律上只按照攻击的结果来确定刑罚。心理学上把攻击分为两种:即发性攻击(敌意性攻击)和目的性攻击(工具性攻击),即发性攻击指由愤怒引发的攻击,只以伤害为目的,比如碰车后的冲突、两个小学生因为碰撞引发的冲突、运动员因为争抢位置等。而校园霸凌、欺负等都是目的性攻击,除了伤害外,还含有其他目的。为了显示自己的支配性或更高的地位。一般情况,男孩子的身体攻击性较强,女孩子的关系攻击性较强,比如散布谣言、取笑或言语侮辱。

攻击的发生机制:

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会影响神经系统对暴力线索的敏感性,会降低大脑对与攻击行为有关的抑制。西方的研究是白人脸部宽长比例高的人更富攻击性。没有对东方人进行过类似研究。

2.生物化学因素。一是酒精会使攻击更容易发生,特别是身体强壮的人,所以远躲醉酒的壮汉,是明智的。二是雄性激素的增加会增加人的攻击性,这也是为什么年轻男性的攻击性较强,强奸为什么很多伴随杀害。

3.挫折。当人遭受挫折,预期目标未能实现时,可能增加攻击性。

4.观察学习。除了自身经验,还可以通过观察别人,学会暴力攻击。父母的体罚、看暴力电视节目(老港片古惑仔),都会让人丰富攻击性。

影响攻击的因素:

一些增强人肾上腺素分泌的事件,大部分能够诱发攻击,遭受攻击、挫折、令人厌恶的事件(疼痛、过度拥挤、天气炎热),以及电子游戏、大量运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观看色情作品、特别是包含性暴力内容的作品,会增强男性对女性的攻击性。

事实上,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既能掌握保护自身的能力和技巧,又不去主动攻击他人。

1.掌握保护自身的技巧。为了拥有保护自身的能力,我们必须教会孩子具有“该出手时能出手”的心理状态,如果攻击性为零,那么在遭受攻击时,并不能做出反抗,反而会助长攻击者继续长期攻击你。所以家长应该根据自身孩子的特点来做出有效判别,如果已经具有了较高攻击性,就应该设法去抑制。提高保护能力又不提高攻击性的方法是进行对抗性体育训练。其次,应该清晰那些环境和情形下容易发生攻击行为和暴力事件,惹不起躲得起。

2.如何保证不攻击他人。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情绪控制,冲突解决方法。挫折如何应对,因观点不同,发生激烈争吵,如何解决。愤怒的情绪如何缓解。

总结,攻击看似简单,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可能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在某些群体(学校、班级)中,高攻击性的学生(有男孩也有女孩)却非常受欢迎,他们极有可能在此方面建立起较强的自尊,但是总所周知,这种自尊是无法持续的。其次,高攻击性在选择社交时,更容易加入攻击性普遍较高的群体。再者,攻击性和沟通能力相关,往往高攻击性的个体表现出沟通能力较差,无法建设性解决冲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找准孩子攻击性的平衡点,运用相应的教育方法是关键。

阅读剩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