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之前都喊爹和娘,现在都改成爸和妈了?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我们很小的时候,老一辈人就会叫我们爸爸妈妈这样的称呼,因为父母可以直呼孩子的全名,但孩子是不可以直接喊长辈的名字的,这是没有礼貌和规矩的象征,父母就会很生气。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发现之前的人喊父母都是喊爹娘,很多人就会觉得,之前的人喊父母都是喊得爹娘,但现在都开始喊爸妈了。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开始从“爹娘”改为“爸妈”的呢?

爸妈称呼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大多数的电视剧,尤其是历史剧中,剧中的人物称呼父母都是喊“爹、娘”,就连抗日战争时期也有很多人这样喊,很多人便以此作为历史上的参考。

其实,电视剧里一律把父母的称呼喊成爹娘其实是有违历史事实的,会严重误导观众,特别是一些文化程度不深的人,对于历史的认知,到多是来自于电视剧,这样就很容易以讹传讹,电视剧里怎么喊,就真的以为古代就是这样喊的。

实际上,“爸”和“妈”的这个称呼是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我国最早由三国时魏张揖编撰的的百科词《广雅》中,就有这样一句:“爸,父也,妈,母也”。由此可见,爸妈的称呼是很久远的。

比如宋代辛弃疾的《好事近》中:下官歌舞转凄惶,剩得几枝笛。觑著这般火色,告(妈妈)将息。

明代凌濛的《三言二拍》中,六老心下思量道:“我(妈妈)做了一世富家之妻,岂知死后无葬身之所?”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那日洗手时不见了,二奶奶就不许吵嚷,出了园子,即刻就传给园里各处的(妈妈)们小心查访。

清末刘鹗《老残游记》中:有一家子,只有父子两个:他【爸爸】四十来岁,他女儿十七八岁,长得有十分人材,还没有婆家。

晚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天已向午了,忽然一个小孩子走进来,对着他道:“(爸爸)快回去罢,妈要起来了。

有人称“爸妈”的称呼是国外列强侵华的时候,不断对我国传播宗教语言和别国的文化,这时候就把爸妈引进过来的。

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对的,在古代的汉语中,父的发音就是ba,母的发音是ma,所以说,爸妈是汉语固有的词语。

妈妈称呼的科学由来

从人类语言的角度来说,婴儿开始咿呀学语,婴儿会控制发音最容易叫的一个字就是妈,是婴儿张嘴呼气的自然结果。遗传学也表明婴儿发出妈妈的声音是最容易和妈妈建立信任的一个字,古人便把妈妈作为母亲的称呼。

为什么还有爹娘这个称呼?

其实,爹娘这个称呼并不是中原人开始使用的,而是居住在蛮荒之地的荆襄苗族少数民族在使用的,本来这种称呼只是当地的方言,后来经过广泛传播和交流,渐渐的被更多中原人开始接受,慢慢的才开始普及。

父可以看作是一个肩披蓑衣、迈开双腿奔波做事的人,是一个象形字。夫妻二人白天男耕女织,天黑“夕夕”相处。爱情的结晶下生下了儿女,所以“父”下又多了“多”字,便成了爹。

为什么现在不喊爹娘了?

有一种比较合理的说法,之前我们是喊爸妈的,古代的皇子就会喊皇阿玛和额娘,这时候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喊法,比如称母亲有:妈妈、嬷嬷、铁弗、末末、姥、婆、娘等;喊父亲有:巴巴、爹、爸、大大、郎郎、郎伯、老子、老相、阿伯、阿翁、大老、英贺等。

后来清朝统治阶级认为爸妈的发音触犯了满语禁忌,于是要求将爸妈改为爹娘,统治者还根据等级对不同称呼有了细分,这也引发了很多百姓的诸多不满。

于是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法律的放松,很多偏远的地区就慢慢恢复了爸妈的叫法。最后,以至于北京城的老百姓也开始喊爸妈了。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觉得似乎觉得爸妈比爹娘更好听一些,就慢慢的把爹娘给取代了,形成了主流喊法,以至于现在的人都开始喊爸妈,而不喊爹娘。

结语

其实,现在很多地方方言在喊爹娘,也有其它称呼,特别是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根本没有大家所想的从爹娘变成爸妈的说法,这两种称呼都贯穿着整个中国的历史。

如今,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态度看待世界,对父母的称呼因人而异才是最好的。不知道你们哪里是喊爸妈还是爹娘呢?

阅读剩余
THE END